近期国内粮食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与此同时,国家频频就餐饮浪费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该如何解读“节约粮食”的指示?结合涨价,是否说明我国粮食供给出现危机?粮食会继续涨价,成为下一个“口罩”吗?
节约粮食,是粮食不够吃了吗?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18 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 472 公斤,显著高于 400 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粮食储备也充足无忧,三大主粮的库存消费比均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安全水平。从三大主粮看,小麦产量持续高于消费量,稻谷也已实现产消紧平衡,玉米虽有产出缺口,但整体缺口率并不高,可以通过国内库存补足。综合来看,我国现阶段主粮基本实现供需平衡,库存也相对充足,无需产生恐慌情绪,但特殊环境下,立足国内粮食安全、坚持底线思维非常重要。
价格上涨,是国际粮价推动的吗?今年以来国际多种粮食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极端天气影响生产,出口限制引爆价格。究其原因,厄尔尼诺带来的极端天气以及蝗虫灾害等,本就对重要粮食出口国的生产造成了一定冲击。而疫情蔓延下部分出口国家,如俄罗斯、越南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明显放大了市场对粮食供给不足的担忧,最终推动了 3 月以来多种国际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
除供需影响外,美元指数的趋势性走弱,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国际粮食价格。主粮对外依赖较少,国际涨价并非主因。但实际上,我国三大主粮的对外依赖度较低,加上受国家政策的较大影响,与国际价格联动性均较弱,仅有大豆的国内外价格走势较为一致。因而除少数品种外,国际粮价上涨并非本轮涨价主因。
本轮普涨,谁才是主因?本轮粮价上涨要从玉米说起。供给改革形成缺口,近年玉米稳步上涨。16 年玉米开启供给侧改革,临储政策正式取消,此后产量整体较为稳定。但消费的迅速增长使得玉米出现产需缺口,并逐步去化库存。因此 17 年以来玉米价格呈现趋势性上行。养殖回暖需求增加,国储出清放大缺口。而今年以来的加速上行主要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从需求端看,玉米消费中饲用消费占比最大,今年我国逐渐从非洲猪瘟的冲击中恢复,饲用消费料将增加,但受草地贪夜蛾、天气、大豆补贴等影响玉米产量难有大增,因而产需缺口预计进一步扩大。而今年是国储库存出清年,对此后玉米的产消缺口扩大为供需缺口的担忧,明显加剧了市场抢粮、惜售情绪。因而今年以来临储拍卖持续保持高成交率和高溢价,而这也反过来继续提振市场看涨信心,推动玉米现货价格持续上涨。惜售看涨情绪升温,玉米带动粮价普涨。
小麦、稻谷现货价出现上涨则主要受到玉米价格高企的带动。一方面,随着玉米和小麦、稻谷价差减小,对小麦、稻谷的替代性需求上升,带动价格走高。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全球极端气候、复杂国际环境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升温,加上玉米市场的持续“火爆”,农民整体的惜售情绪强烈,市场难以形成有效供给,无疑进一步推升粮价。
玉米短期或现回调,粮价难改高位态势。短期来看,供需矛盾缓解下国内玉米价格或出现短期回调,但难改高位态势。但我国实际玉米产需缺口仍未得到扭转,未来库存去化、养殖产能持续恢复下,玉米中长期价格仍有支撑。
小麦、稻谷尽管供需较为宽松,但在玉米价格的带动下,预计未来价格也难有下跌。此外,为应对疫情冲击,今年我国信贷扩张速度明显加快,明年或将面临因货币超发而引发的粮食价格,乃至整体商品价格上涨的再通胀过程。
温馨提示:缺乏上行动能,黄金期货价格表现疲弱,连续第二日收跌。具体操作请关注金投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文章由点石投资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