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全球首个鲜果期货品种苹果期货在郑商所上市交易。自苹果期货上市以来,郑商所高度重视我国苹果期现货市场的发展,扎实做好了苹果期货市场相关工作,多措并举保证了苹果期货市场的健康成长,确保了市场的稳定运行。
国内苹果产业特征鲜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对水果的需求快速增长,加上优良高产苹果品种大面积推广,以及果园管理技术水平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能够反映苹果市场需求标准与发展趋势的苹果期货交割标准的引导下,我国高质量的苹果产量越来越多,苹果在我国水果产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比如,2019年我国苹果总产量达到了4242万吨,占我国水果总产量的15.5%,在水果产量中位居第三,产值超过2000亿元。
2017年12月22日,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郑商所上市了苹果期货。两年多来,郑商所高度重视我国苹果期现货市场的发展,扎实做好了苹果期货市场相关工作,多措并举保证了苹果期货市场的健康成长,确保了市场的稳定运行。
据了解,我国苹果种植主要分布于陕西、山东、河南、甘肃等省。其中,中西部地区产量占比超过60%。在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22个苹果重点县(市)中,曾有33个国家级贫困县,涉及贫困人口1751万人。苹果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苹果产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郑商所多措并举确保苹果期货市场稳定运行与成长更是意义非凡,不仅有利于苹果期货服务功能逐步发挥,而且有利于整个苹果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作为鲜果,苹果产业特征鲜明。在国内苹果产业特点鲜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苹果期货自上市以来的市场关注度居高不下,市场人士希望通过具有前瞻性、设计科学合理的期货交割标准,来引导现货市场确质定价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一个苹果产业信息权威发布平台和价格发现平台。同时,苹果期货上市的确为苹果产业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和风险管理工具,当前很多产业企业已经利用苹果期货工具与市场平台进行套保操作,不仅可以有效管理市场风险,而且可以稳定经营利润。
市场的培育工作是重点
针对苹果市场的独有特点,郑商所高度重视日常管理工作,除了不断完善合约制度外,还十分重视增强市场培训力度,提高市场认知。据记者了解,在苹果期货上市且备受市场关注之际,郑商所采取多种市场培育方式,通过各种市场培训渠道,来提高果农、产业企业等的期货专业知识,加强他们对苹果期货的认识,积极进行市场正面引导工作。例如,郑商所主动跟踪苹果产业变化,从满足产业需求的立场出发,持续完善苹果期货合约规则。
同时,针对苹果现货市场的主要特点,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产业、学习产业、服务产业,扎扎实实做好市场培育工作,推动期现产业对接;针对苹果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持续开展市场培训活动,重点做好期货交割服务,配合政府的引导政策,积极推动期货功能发挥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模式的推广等工作。
据郑商所苹果期货品种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是持续深入开展市场培训。当前郑商所已开展培训189场,覆盖陕西、甘肃、山东等11个省份,涉及企业6100余家,人数1.2万人。其中,中西部产区培训占比超过65%。针对苹果产业以小微民营企业为主、人才知识不足、对期货认知需要过程的特点,郑商所针对不同主体设置专门课程,认真讲、反复讲、持续讲。相关培训活动为苹果产业注入新理念、新模式的同时,也有力支持了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是完善交割服务工作。郑商所针对苹果期货交割中出现的标准认知差异、操作流程不规范等难点,制订《苹果期货货物交收检验工作指引》;联合质检机构培训交割标准20余次;组织交割座谈会、模拟交割6场,培训企业上百家。通过实物比对、流程观摩、经验介绍、问题研讨,保证苹果期货交割有序开展,功能发挥逐步显现。
“苹果期货上市后,郑商所还持续深入扎实地做好了产业服务工作,如大力开展‘保险+期货’试点业务,为产业提供了远期价格指导和风险管理工具,推动了产业标准化建设,为推动产业发展、果农致富提供了有力抓手,配合政府和产业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之策。”郑商所苹果期货品种相关负责人表示,苹果期货为现货销售提供了价格参考。苹果期货通过提供公开透明的价格,及时有效地反映市场供需变化,部分地方政府和果农开始参考期货价格,指导现货销售。
2018年的时候,我国苹果遭遇冻害减产,期货价格大涨。陕西延长县政府参考期货价格,对新产季售果价格进行预判,指导果农销售,在全县减产8%的情况下,整体销售价格同比提高30%,全县果农卖果收入增加3亿元,同比提高了20%,实现减产不减收。
据郑商所苹果期货品种相关负责人介绍,苹果期货为产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苹果“集中收购,全年销售”的特点,造成企业经常面临价格波动、存货滞销的风险。苹果期货上市后,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场外期权、基差贸易、现货交割等方式,规避了价格风险,拓展了销售渠道,提升了经营效益。目前,参与苹果期货的现货企业近千家,交割货物超过1.7万吨,企业管理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
苹果期货还通过期货标准的引导作用,推动了产业标准化进程。苹果期货明确的交割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为地方政府推行的产业标准化工作提供有力抓手。在山东,苹果种植、分选、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统一标准、统一定价”的理念也通过参与企业在产业中不断传播放大。
苹果期货还帮助产区招“商”引“智”。产业客户,一方面,利用仓单融资、合作套保、委托现货收购等方式,挖掘新商机,缓解融资难题,吸引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借助市场培训、调研座谈、申请交割服务机构等方式,获取更为公开化、专业化的信息,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影响力。“近两年多来,郑商所在苹果主产区设置交割仓库和交割服务机构35家,深入产区洽谈合作的期货公司、投资机构、大宗商品贸易企业过百家,收购现货上万吨,仓单融资超过5000万元。”郑商所苹果期货品种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我国苹果主产区陕西、山东、河南调研时发现,通过“保险+期货”试点稳定果农收入是市场的一个亮点。2018年,苹果期货上市初期,郑商所就将苹果纳入“保险+期货”试点。近3年来,投入资金翻倍增长,分别为892.1万元、1891万元、4000万元(预计)。试点模式不断丰富,由单一的分散试点、县域试点向“县域+分散+农民合作社”结合转变。
截至目前,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已结束的11个项目共覆盖农户15867户(其中,贫困户13909户),承保苹果10.3万吨,赔付4847.22万元,户均3055元。在苹果“保险+期货”试点的示范效应下,各地也开始复制推广,甘肃省还将苹果“保险+期货”纳入中央财政奖补试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自发开展的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已超过20个,惠及农户过万人,承保现货约17万吨。通过为果农提供价格保险,“丰产年份价格跌,果农辛苦不丰收”的局面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目前,随着苹果期货功能逐渐显现,苹果期货得到地方政府、企业和果农的高度肯定。与此同时,我国苹果产能过剩日渐突出,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巩固脱贫成果,防止果农重新返贫的任务依然艰巨,地方政府和产业主体也希望苹果期货持续做好产业的“护卫者”和扶贫的“助力器”,增强产业发展的韧性,为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提升果农脱贫的内生动力。
陕西延长县的部分苹果贸易商告诉记者,当前,苹果期货功能特别是价格发现与风险规避功能开始逐步发挥。一些现货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开始将苹果期货价格作为收购和销售定价的重要参考。同时,苹果期货大大提升了市场信息和价格的透明度,使得果农与苹果种植合作社、收购商、贸易商等在进行苹果买卖时有了价格、质量参照标准,一些果农通过苹果“保险+期货”甚至有了更多的“幸福体验”。此外,一些企业已经有意识地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等方向努力。
据记者了解,在河南三门峡市,当地龙头企业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则采用“订单+期货”模式,利用期货标准,引导果农进行苹果种植管理、采摘后分选等工作。2018年6月,在苹果尚未成熟时,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就与部分商贸公司以符合交割标准的苹果为标的签订订单,同时在当地选取大量果农进行合作。随后该公司对果农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对果园进行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树形修剪等,引导果农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苹果质量。最终,不仅让参与合作的果农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技术,而且让他们认识到苹果分级的重要性。
发展与监管要把握好“度”
我们佩服郑商所“敢为天下先”、敢于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推出鲜果期货,维护好市场“三公”的勇气和担当。我们也期待苹果期货逐步走向成熟后,在不断发挥功能作用的同时,继续依据产业发展趋势完善相关规则,实现期货品种应有的价值。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与苹果期货共同成长的还应该有监管者、市场参与者以及关注这个市场的各方力量。
目前,苹果期货经过两年多的稳定运行后,市场对其合约规则的认知日益加深,产业企业参与度不断提高,苹果期货运行情况持续向好。不过,由于苹果存在产业基础薄弱、质量指标标准化程度低、产业客户实力和能力依然较弱,苹果期货在今后运行的过程中仍然会面临较多挑战。因此,需要郑商所做更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发展与监管要把握好“度”,扎实做好苹果产业培育工作。
记者了解到,济南果品研究院是鲜苹果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也是苹果期货的质检机构。据济南果品研究院苹果标准业务负责人介绍,当初推动苹果国标的制定,就是希望标准广泛应用到产业中,以此促进我国苹果产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苹果期货上市后,通过期货市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推动了国标和产业的结合,扩大了国标的影响力。同时,苹果期货的交割标准在采纳国标的基础上,根据红富士品种现货实际情况,对部分指标进行了完善,并通过期货交易、交割、质检的实践检验,贴近产业需求,不断修订完善,这也给下一步苹果国标的修订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经验。
郑商所苹果期货品种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郑商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苹果期货功能得到更好发挥,让金融服务产业落到实处。
一是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市场服务工作,提高产业参与度。依托苹果产业基地和会员单位,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开展市场培训;联合果业部门、产业协会,针对产业主体开展专题培训;挖掘产业应用苹果期货管理风险的典型案例,加强宣传力度;定期开展产业交割座谈会和模拟交割;在苹果主产区,特别是贫困产区,增设交割服务机构。
二是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关注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完善合约规则。密切关注产业政策变化,了解苹果种植、仓储、分选方面的技术变革;跟踪苹果期货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总结问题;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产业主体对合约规则的意见建议;持续开展课题合作、对标检验,规范和提升质检水平。
三是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2020年,郑商所拟在陕西延长县、富县和甘肃静宁县开展3个县域规模试点项目,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开展5个分散试点项目,并支持5个“农民合作社+场外期权”创新试点项目,优化探索“保险+期货”模式。
总的来看,上市苹果期货既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动探索,也是勇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的体现,是时代赋予期货市场的使命。随着苹果期货助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功能日益明显,产业需求更加迫切,苹果期货将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服务产业发展。
温馨提示:欧美股市纷纷收涨,美油涨超3%!这些有色品种的机会来了?具体操作请关注金投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文章由点石投资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