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9月份开始,玉米价格就曾展开一波上涨行情,如今更是逼近历史最高点2535元/吨。分析师表示,去年底政府托市收购新玉米稳定了市场价格。
今年一季度疫情严重,但农户售粮异常迅速,价格与消费同步回升;进入二季度,供给主力转为贸易商,在“青黄不接”的状态下,5月份临储开拍以满足市场饥渴的需求;三季度临储库存逐渐清空,叠加三次台风袭击,导致东北玉米减产的预期与不断回升的需求出现对碰,造就了这波冲向历史高位的行情。
从需求角度看,随着复工复产和政策支持,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7%,连续7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1.3%。据农业部农村部规划,力争在2020年底,我国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80%左右,2021年恢复正常。可见,饲料需求数据还有向上修正的空间。
进入9月中下旬以来华北地区的新季玉米进入上市期,按照以往的惯例,华北地区的农民很少有拖后卖粮的习惯,很多都是收割完就售卖了,尤其一些公路晾晒粮,基本不再折腾到家里存放。
但是今年这个情况出现了意外,一直吵吵这新粮上市,但是市场上的新季玉米却寥寥无几。前几天山东企业按照往年的节奏,在临储玉米大量出库,又叠加新玉米上市季,开始向下拉价。短时间内供应充足,价格下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规律了,可是这价调到一半,悬在半空了,有的企业又给拉上去了。因为啥?荡秋千好玩吗?才不是呢,价格一低,到货量嗖嗖下去了,不往上拉价格咋整。
玉米都“藏”哪里去了?
先看一下华北,整个华北的玉米产量基本占据国内总量的三分之一,这量级不小了。以往年份,华北新玉米上市,价格必掉,对市场的冲击力也不可小觑。但是今年没撼动价格,还是在临储玉米大量出库之际。玉米价格也只是摇摇摆摆,基本处于原地踏步。
华北玉米上市量大幅减少。究其原因,在玉米缺口大,未来一片光明的照耀下,农民惜售。收获量级稍多一点的农户,都想要再观望一下价格。贸易商抢粮,华北本地的贸易商在玉米收割前就已经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民洽谈收购事宜。很多是贸易商自己雇用收割机把粮食收走了。
东北贸易商加入华北玉米收购。在9月中旬以来,东北玉米主产区企业纷纷挂出开秤价格,辽宁比去年高出360元/吨,吉林高开400元/吨,黑龙江省高出380元/吨。而东北今年的玉米质量总体偏差,要次于华北很多。很多东北贸易商南下到华北收购玉米,而且在当地建库存。
华北地区聚集着国内众多饲料企业,这样玉米也可以就近销售,节省运费。还有一支重要的收购主力入场,中储粮库点已经开出了2400元每吨的高价,相当于一块二毛钱每斤的价格收购玉米,比去年每斤高出2毛钱!
国家主动给涨价了。
今年,我国的粮食收储轮换将会完全由国家队——中储粮来负责,以其为首的国家收购主体将会大量、高价收购玉米!前些年,我国玉米购销市场化程度加深对于我国玉米产业长远发展有好处,也就是是2015——2019年,国家认为东北玉米低价对市场和消费者有利。而今年,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先后表态,透露出来非常显而易见的信息——2020年玉米涨价有理有据,支持2020年玉米涨价!2020年适当提高玉米价格行情有利于我国的粮食供给与安全。不同的发展需求,国家对玉米价格有不同的要求,对玉米供需有不同的规划。
这是眼下华北的情况,相邻省份河南也一样情形,而即将进入正式收购季的东北玉米又是什么情况那?
首先今年东北的秋收时间整体拉长。在东北玉米大量倒伏的情况下,收割难度加大,很多地块根本机收不了,只能靠人力一穗一穗扒了。虽然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也都返乡,但是东北每家每户十几亩,甚至几十亩地玉米的不在少数,这个工作量即艰苦又耗时。
惜售情绪更加浓厚。在今年玉米价格大涨的氛围影响下,还有眼见减产的事实,东北农民惜售的情绪还要高于华北。
企业抢收;今年的玉米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都比往年早一周到二十天就挂出了开秤价格。台风过后,各企业都对玉米进行了调研,对于产量和质量心理都有数了,都想“先下手为强”。
贸易商众多;玉米贸易商在东北多如牛毛,在今年很多贸易商获利丰厚的情况下,又吸引了一批信人加入到玉米生意的市场里。现在是基本一两个村子就有一个收购玉米的经纪人,大部分粮源直接截留了。
国家队必然进入东北收购;中储粮在山东等地已经开始收购,未来东北玉米正式上市时期,国家是不会放弃这个玉米主产区的收储。
在以前山东市场是玉米价格走势的风向标,可是今年,甚至以后,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或将左右全国。现在东北企业众多,主产区的玉米在减产的情况下,基本实现自产自销,运往山东的份额会很少,而国家的玉米主要储备也集中在东北,东北玉米价格在玉米市场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望未来走势,下一阶段,玉米市场逐渐迎来现货上市高峰,供给紧张的局势有望改善,市场有望转入季节性调整阶段。在技术上,历史高位是关键阻力位,不太可能一次性冲过,需要较长时间调整。长期看,供求紧张与库存下降,玉米市场上涨的格局仍将保持。最早的启涨时点在12月前后,届时,第一波上粮高峰刚过;同时,年底备货与消费旺季或驱动市场上涨至明年3月前后。
温馨提示:贵金属“飞流直下”,黄金、白银本周都创下今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具体操作请关注金投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文章由点石投资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