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外棉花期货价格走势明显分化,ICE棉花在基金买盘推动下不断创出新高,而国内郑棉期货上涨乏力,屡屡冲高回落。虽然棉花期货仍在14500元/吨以上,但国内需求淡季来临、内外差价高企、国储棉收购难以实施等原因限制了涨幅。后期即使ICE棉花继续走高,郑棉也会在前期高点15300元/吨承压。
上周国际期货市场呈震荡上涨格局。周一ICE期棉受到新疫苗利好及外围市场美股和商品上涨带动,主力3月合约最高冲至74.65美分/磅,各合约均延续前周五涨势;随后两日受到感恩节假期市场避险情绪较浓,买盘平仓离场形成压力影响,行情下滑,交易冷清;周四感恩节假期休市;周五在美棉签约量大增,美元指数下跌影响下,期价再度回升。主力3月合约周均价73.10美分/磅,较前周上涨1.23美分/磅,周五结算价73.24美分/磅,较前一周五涨0.28美分/磅,涨幅较前周收窄。
国内方面,上周前期棉花期货受到消息面的提振,延续前周上涨走势,周三、四回落,周五修复增仓上涨,触及前高。主力CF101合约周均价14452元/吨,较前周上涨200元/吨。国内现货,下游纺企新订单和成交状况较为疲弱,企业采购意愿低迷,但配棉需要,维持适量采购,实际成交价随行就市,震荡上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128B)周均价为14574元/吨,涨98元/吨,周五为14578元/吨,较前一周五涨47元/吨。
内外价差处于高位
12月1日国家就要开启50万吨疆棉的收购工作,原先预期其存在利多效应,但目前来看,收储可能搁置。“轮入期间,当内外棉价差连续3个工作日超过800元/吨时,暂停交易”,内外棉花价差10月15日以来迅速拉大,最高达到1647元/吨,11月27日仍有1100元/吨,并不符合轮入条件。
内外棉花价差回归到800元/吨以内,有两种路径:一是国内棉花滞涨,而ICE棉花继续上涨;二是国内棉花下跌幅度较大,而ICE棉花跌幅较小或者盘整。按照国内棉花上涨至15300元/吨计算,涨幅超过5.3%,ICE棉花则需要上涨7.3%,即79.2美分/磅,才能让国储棉收购重启。目前看,难度有点大。
基金净多持仓下降
基金在ICE棉花上的净头寸与期价走势高度相关。5月12日,基金在ICE棉花上的头寸转为净多,随后逐步加仓,棉花价格也自56美分/磅开始上涨。10月27日,基金在棉花上的净多单为7.4万张,创出疫情暴发以来的新高,但ICE棉花价格转而下跌,之后基金连续两周减少多单,直至11月17日,净多头寸才重新增加至6.9万手,而此时期货价格却创出新高,说明基金很可能采取了边拉升期货价格边减仓的策略。如果后期再出现净多单减少迹象,那么ICE棉花见顶回落的概率较大。
海外订单后劲不足
9月底—10月初,海外纺织订单的转旺促使棉花价格大幅攀升。市场传闻,部分企业订单排到了明年。但实际上,这只是个别现象。11月开始,因欧洲疫情二次暴发,加之担心圣诞节需求疲弱,部分海外订单直接违约,纺织大国如印度、孟加拉国和我国的订单锐减,旺季不旺现象突出。海关公布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10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16.62亿美元,同比增长14.84%,环比减少11.3%;当月,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31.81亿美元,同比增长3.7%,环比减少13.4%,明显后劲不足。
需求季节性减弱
棉纺企业9月开始主动对原料棉花进行补库,但在10月23日库存达到35天后放缓了采购动作,现阶段企业以消化库存为主,去库过程可能持续到春节后。此外,棉纺企业开工率从国庆节前的40%上升到11月初的60%之后,便无法继续提升,目前正在缓慢回落。上周末市场传闻,江浙地区部分棉纺企业已经提前放假。在人民币升值和国际海运费走高的环境下,棉花的年底需求堪忧。
目前ICE棉花价格上涨趋势仍在,郑棉下探至14000元/吨后也恢复了涨势,但毕竟需求淡季来临,疫情暴发以来累计涨幅已经较大,想突破前期高点15300元/吨实属不易,后期预计在14000—15300元/吨的区间内宽幅振荡。
温馨提示:大宗商品提前开启跨年行情,多重利好促使沪铜刷新7年半高位! 具体操作请关注金投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文章由点石投资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